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急性硬膜下血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的血肿位于硬膜下,受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发生率最高达70%。多在脑挫伤基础上发生,好发于额颞顶区,可在外力作用点的相应部位或对冲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特急性病例,发展快,伤情重,死亡率高达50%~80%。
病因
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受伤机制一般都为加速性暴力使脑组织与固定的硬膜形成移位,将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引起出血。也可由于脑组织挫伤后的皮质血管出血流入硬膜下腔所致。
症状
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血肿的范围、形成速度和合并脑挫裂伤的程度有关。
临床症状较重,并迅速恶化,尤其是特急性血肿。中间清醒期较少见,昏迷程度逐渐加深。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脑疝症状出现较快,局灶症状如偏瘫、失语多见。
检查
1.X线平片检查
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伴有颅骨骨折。
2.头部CT扫描
表现为高密度的、新月形影。覆盖于脑表面,可伴有严重的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当患者有低血红蛋白血症或脑脊液通过撕裂的蛛网膜渗入血肿内时,急性硬膜下血肿也可表现为等密度影。
3.头部MRI扫描
不仅能直接显示血肿范围,同时对于CT表现等密度的血肿有特殊的高信号表现。
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外伤史、颅压增高情况、伴有局灶体征,结合头颅CT扫描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发展急重,往往需要手术清除血肿。血肿的大小,颅内压的高低、合并损伤的程度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是手术与否的指征。一般来说,CT表现为血肿厚度超过5mm,占位效应和中线移位明显的患者需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出血量较少,无进行性意识恶化,血肿厚度<10mm,中线移位<5mm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暂行非手术治疗。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