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噻吗洛尔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噻吗洛尔为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疗效。
制剂规格
在临床上一般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它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6.25毫克/2.5毫升;12.5毫克/2.5毫升;12.5毫克/5毫升;25毫克/5毫升;50毫克/5毫升。
功效作用
用途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降低眼内压疗效。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症,部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及其他药物及手术无效的青光眼,加用本品滴眼可进一步增强降眼压效果。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噻吗洛尔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滴眼,一日1次, 一次1滴。滴于结膜囊内,滴后用手指压迫内眦角泪囊部3~5分钟。如与其他滴眼药合用,用本品前应间隔10分钟。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支气管哮喘者或有支气管哮喘史者,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心衰,心源性休克。
对本品过敏者。
本品不易单独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谨慎用药
本品慎用于自发性低血糖患者及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
儿童慎用。
本品慎用于自发性低血糖患者及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
哺乳期妇女慎用,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
噻吗洛尔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噻吗洛尔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噻吗洛尔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噻吗洛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眼烧灼感及刺痛。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神经系统:头晕,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感觉异常,嗜睡,失眠,噩梦,抑郁,精神错乱,幻觉。
呼吸系统: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呼吸困难,鼻腔充血,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内分泌系统:掩盖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或降糖药后的低血糖症状。
用药注意
当出现呼吸急促、脉搏明显减慢、过敏等症状时,请立即停止使用本品。
使用中若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心功能损害者,使用本品时应避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
对无心衰史的患者,如出现心衰症状应立即停药。
正在服用儿茶酚胺耗竭药(如利血平)者,使用本品时应严密观察。
冠状动脉疾患、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重症肌无力患者,用本品滴眼时需遵医嘱。
与其他滴眼液联合使用时,请间隔10分钟以上。
定期复查眼压,根据眼压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用前应摇匀,避免容器尖端接触眼睛,防止滴眼液污染。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噻吗洛尔会出现心力衰竭、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如果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心力衰竭。
支气管痉挛及呼吸困难。
眩晕、头晕,意识模糊、感觉异常、幻觉、抑郁等。
噻吗洛尔应该如何保存?
噻吗洛尔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噻吗洛尔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噻吗洛尔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引起瞳孔扩大。
本品与钙通道拮抗剂合用应慎重,因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左心室衰竭及低血压。对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避免两种药合并使用。
正在服用儿茶酚胺耗竭药(如利血平)者,使用本品时应严密观察,因可引起低血压和明显的心动过缓。
本品与洋地黄类和钙通道拮抗剂合用可进一步延长房室传导时间。
本品与奎宁丁合用能引起心率减慢等全身受体阻断的副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奎宁丁可抑制P450酶和CYPZD 6对噻吗洛尔的代谢作用。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噻吗洛尔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噻吗洛尔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4]
https://www.drugs.com.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