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酮替芬_功效作用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用法用量

概述
药物介绍
酮替芬为抗变态反应药。有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的作用,可抑制支气管痉挛,缓解过敏性哮喘。
制剂规格
酮替芬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酮替芬片剂:1毫克。
酮替芬胶囊剂:0.5毫克;1毫克。
酮替芬口服溶液:1毫克/5毫升。
酮替芬滴眼液:2.5毫克/5毫升。
酮替芬滴鼻液:15毫克/10毫升。
酮替酚鼻腔喷雾剂:16.7毫克/15毫升。
功效作用
用途
酮替芬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
酮替芬用于治疗瘙痒症、异位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
使用酮替芬治疗硬皮病有效。
滴眼剂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
如何用药
酮替芬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成人:口服1毫克,每天早晚各服1次。若困意明显,可在睡前服1毫克,日间免服。一日极量4毫克。
成人:滴鼻,每侧鼻孔一次1~2滴,一日1~3次。
儿童4~6岁:每天口服0.8毫克。
儿童6~9岁:每天口服1毫克。
儿童9~14岁:每天口服1.2毫克,分2次服。
治疗硬皮病:口服3毫克,每天2次。
滴眼:滴入结膜囊,每次1~2滴,每天4次(早、中、晚及睡前),或遵医嘱。
用药禁忌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酮替芬及其辅料过敏的患者禁用。
服用降糖药者禁用。
6月龄以下小儿禁用。
接触镜引起的眼部充血和刺激禁用。
谨慎用药
妊娠期妇女慎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车船驾驶、机械操作人员慎用。
酮替芬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酮替芬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酮替芬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酮替芬不良反应包括
困倦、嗜睡、头晕目眩、低血压、精神分散、肌无力、行动不协调等,但一般于服药几天后消失。
头痛、耳鸣、口干、恶心、食欲和体重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少数糖尿病患者可致血小板减少,停药后恢复。
滴眼时少数病例出现一过性刺痛感,不影响使用。
滴眼时有时会出现眼睑炎、眼睑皮肤炎等,当出现这种症状时应终止用药。
滴眼时有时会出现结膜充血,有刺激感,或者有极少的角膜糜烂等现象,当出现上述症状时终止用药。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对急症患者,不会立刻起作用。
本品系防止过敏和抗组胺药物,不直接舒张支气管,本药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在服药后的2~3周才出现,因此对哮喘患者的治疗开始后至少要持续2周。
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将剂量减半,不良反应消失后再恢复原剂量。
长期接受多种激素治疗的患者时,要在严密观察下缓慢减少激素用量。
用药初期,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抑制状态,禁止驾驶车辆或操作精密仪器。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严重的低血压。
严重头痛不止。
酮替芬应该如何保存?
酮替芬药品应该避光干燥,室温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酮替芬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酮替芬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与安眠药同时服用时,安眠药应适当减少用量。
与乙醇或镇静催眠药合用,乙醇或镇静催眠药可增强酮替芬的中枢抑制作用。
与口服降血糖药联合使用时,可能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数或血小板数下降。
与抗组胺药物有一定协同作用。
与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的用量。
可增加阿托品类药物的阿托品样不良反应。
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合用,可增强中枢抑制作用。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酮替芬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酮替芬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
https://www.drugs.com.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