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概述
胸腺囊肿为胸腺少见良性病变,占前纵隔占位性病变的1%~3%,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胸腺囊肿被认为是起源于胸腺咽管的残留物,获得性胸腺囊肿是炎症过程的结果。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心胸外科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囊肿的位置,大多数患者可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
危害
本病可造成胸腺和纵隔受压。对于胸腺受压可影响胸腺发育,造成胸腺发育不良,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纵隔受压的患者,可因压迫大血管和心脏组织,出现心悸等临床表现。
检查
X线片、CT、B超、针吸活检病理学检查。
诊断
根据前纵隔发现囊性肿物,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对于判断胸腺囊肿性质和范围有重要价值。
治疗原则
无症状者随诊观察,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及时手术切除。
治愈性
预后良好。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病因
病因
发病与先天性、炎症、创伤或退化等因素有关。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胸腺囊肿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囊肿位置,颈部胸腺囊肿多见于10~20岁的患者,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很少有临床症状,除非囊肿的体积发生剧烈变化,如囊内出血。纵隔内胸腺囊肿则多为30~60岁,早期也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少数纵隔内胸腺囊肿患者可以出现气促、咳嗽和胸部疼痛,90%的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包块。
诊断依据
前纵隔发现囊性肿物,应考虑胸腺囊肿的可能。颈部胸腺囊肿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纵隔内囊肿主要通过胸片检查来发现,CT扫描对于判断胸腺囊肿性质和范围有重要价值,超声波检查对胸腺囊肿的诊断也有帮助,针吸活检囊肿的壁上有胸腺组织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方针
无症状者随诊观察,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及时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囊肿的有效方法,切除的手术径路有胸骨正中切口、前外侧切口和后外侧切口,亦可通过胸腔镜完成手术。
预后情况
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3.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饮食调理
饮食应富含足够的营养,纠正偏食及不正常的饮食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