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外斜V征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外斜V征是指患者向正上方看时外斜度数增大,而向正下方看时外斜度数减少,甚至消失,外斜度看远大于近看(分开过强),常因下斜肌功能过强所致,患者可有下颌上抬现象。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眼科
别名
外斜V征、外斜V现象、V-外斜、分开性斜视V综合征
临床症状
患者向正上方看时外斜度数增大,而向正下方看时外斜度数减少,甚至消失。
危害
可影响视力和美观,增加患者心理压力。
检查
检查裸眼及矫正,外眼情况,屈光状态,屈光间质,注视性质和眼底情况等。常规眼肌检查、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原眼位、视网膜对应、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查,以及AC/A比率的测定、双眼固。
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确定患者向上注视时的斜度比向下注视时大,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作正位视训练。
治愈性
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饮食建议
正常合理饮食。
病因
病因
本病常因下斜肌功能过强所致。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患者向正上方看时外斜度数增大,而向正下方看时外斜度数减少,甚至消失。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确定患者向上注视时的斜度比向下注视时大即可诊断。检查可确定患眼在看远、向上注视、向下注视时斜视角的具体度数。
治疗
治疗方针
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作正位视训练。
手术治疗
在看远时斜视角达20°,向上注视时25°~35°与向下注视时15°~20°,则在同一只眼上做内直肌截除术;在看远时斜视角35°,向上注视时40°与向下注视时25°,则做两眼外直肌后退术,并在非主眼上做内直肌截除。手术应在4~6岁时进行,术后作正位视训练。
预后情况
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2.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3.术后应带原矫正眼镜,且尽量不用近距离视力,以免调节而致内斜视的复发。4.术后需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维持手术效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