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心理反应,作为内源性应激源引起一系列情绪和行为异常。肝性脑病引起的精神障碍最常见,胰腺疾病,急、慢性胃炎也可以引起。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精神科、心理科
临床症状
情绪或行为改变、反应迟钝、昏迷等。
危害
肝性脑病可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损害中枢神经功能。
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B超、脑电图、腹部CT等。
诊断
根据患者消化系统疾病史及精神障碍症状之间的关联程度,可初步诊断。
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应用药物对症治疗。
治愈性
消除原发病后,症状可缓解。
饮食建议
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质、脂肪及热量的摄入。
病因
病因
急慢性肝病、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作为内源性应激源,引起精神障碍。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1.急性肝性脑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出现兴奋异常、欣快感、举止反常、冲动、痴呆、言语障碍、扑翼样震颤、昏迷等症状;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
者可发生持续性精神障碍,表现为人格和智力改变,性格变得急躁,冷淡和乖巧。伴有记忆减退、理解、判断和计算障碍,偶见幻觉妄想状态。
2.胰腺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状态,妄想幻觉状态,智力障碍,错乱或谵妄状态等,神经症状可见锥体束征或耳聋、言语障碍、肌肉挛缩、震颤等。
3.急性胃炎常引起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慢性胃炎则多伴有悲观、抑郁等情绪。
诊断依据
1.有消化系统疾病史。
2.有明显的精神障碍症状。
3.精神症状与原发疾病的病情有密切的联系,有理由判断精神症状系消化系统疾病所致。
治疗
治疗方针
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针对精神障碍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对肝性脑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慎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以免诱发肝昏迷,必要时可慎用相关抗精神药物如氟哌啶醇注射液、奥氮平等药物。
2.对胰腺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根据病情选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其他精神障碍可用抗精神病药。
其他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
预后情况
消除原发病后,症状可缓解。
护理
日常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
2.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肝性脑病发病时应禁食蛋白质,病情稳定后可进食植物蛋白。进食低脂饮食,少食油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