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肛膜闭锁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因肛膜未破,肛门与直肠被一层薄膜完全分隔,不能排粪的先天畸形。因胚胎后期发育障碍,原始肛与直肠末端之肛膜吸收异常所致。本病临床表现为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等。确诊后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病因
肛膜闭锁属于低位畸形,是一常见类型,因胚胎后期发育障碍,原始肛与直肠末端之肛膜吸收异常所致。有时可合并向肛前走行的皮下潜性瘘管,肛管直肠发育基本正常,一般不合并其他畸形。
症状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在正常肛门位置有明显凹陷,肛管被一层隔膜覆盖。隔膜有时很薄,能透过它看见存留在肛管直肠内的深蓝色胎粪。病儿哭闹时隔膜明显向外膨出,手指触及有明显冲击感,刺激肛周可见括约肌收缩。
检查
1.体格检查:可见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肛门位置有明显凹陷,肛管被一层隔膜覆盖。部分可以透过隔膜看见肛管直肠内村留有深蓝色胎粪。指诊:患儿哭闹时肛区有明显冲击感。
2.穿刺检查:膜的厚度多在0.5厘米以内。
3.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检查等了解患儿有无其他合并畸形。
诊断
无胎粪排出,肛门有薄膜覆盖。穿刺检查,膜的厚度多在0.5厘米以内,指诊患儿哭闹时肛区有明显冲击感。
治疗
因闭锁位置低,手术操作容易,一经确诊,即可行肛膜切开或切除术。
1.肛膜切开术
于会阴肛区凹陷处取前后纵切口十字切口切开肛膜,使肛门内外相通。然后扩肛至能放入示指即可。术后早期即需开始扩肛,直到排便正常为止。但有不少人认为,仅单纯切开肛膜,远期效果不好,常常后遗肛门狭窄而再次手术治疗,因此已很少使用该法。
2.肛膜切除术
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示指,稍游离直肠下端黏膜,然后将直肠黏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术后10天开始扩肛,每周2~3次,直至肛门无狭窄,排便通畅为止。
预防
确诊后应早期进行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