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草药医疗
科普知识平台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概述
本病又称皮肤小血管血管炎、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引起皮肤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丘疹、可触及的紫癜、荨麻疹、溃疡等,多发于下肢,患者自觉疼痛或瘙痒。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病因
可能与细菌毒素、病毒感染、异性蛋白及某些药物有关。致敏物质作为抗原进入机体,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损伤。

症状
好发于青年女性,通常急性起病,常累及足踝或小腿,表现为可触及的紫癜、红斑、丘疹、水疱、荨麻疹、脓疱等,皮疹大小不等,部分患者自觉疼痛、灼热或瘙痒,皮疹可于数周或数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病情慢性化,预后遗留色素沉着斑。患者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可有泌尿系受累,发生肾小球肾炎。
检查
1.实验室检查可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加快,血清总补体降低,严重者可有血尿、蛋白尿。
2.组织病理典型表现为真皮上部以小血管为中心的节段性分布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小血管内皮肿胀、血管闭塞、血管壁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及坏死,红细胞外溢,血管壁及周围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伴有核碎裂。
诊断
1.慢性经过,反复发作,以双下肢为主分布;
2.皮疹呈红斑、丘疹、紫癜、小水疱、结节、风团、溃疡等多形损害;
3.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
4.抗“O”值增高;
5.组织病理显示皮下组织上部非特异性脂肪组织炎及真皮炎症反应。
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饮食,避免受凉,抬高患者,寻找并去除可能病因。
2.症状较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3.症状严重伴有皮肤溃疡或有系统症状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赞(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