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属于一种节育环,主要成份为左炔诺孕酮,使用时放置于宫腔中,起到避孕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等情况[1-4]。
适应证
避孕:本系统可以逐渐释放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垂体功能而抑制排卵,同时可使子宫内膜萎缩,抑制受精卵着床,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
治疗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本系统释放的左炔诺孕酮可以使子宫内膜萎缩,使月经期间脱落的子宫内膜变少,从而减少月经量,用于治疗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4]。
药物起效时间
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左炔诺孕酮节育系统放置在宫腔后,左炔诺孕酮直接释放至子宫腔内,不存在延迟,也就是当节育系统放置于宫腔后,就开始起效[1]。
药物维持时间
左炔诺孕酮节育系统在体内溶解速率开始时约为20μg/24h,5年后约降为10μg/24h。左炔诺孕酮在5年时间内的平均溶解速率约为14μg/24h,一般可维持5年有效[1-2]。
药物联用
目前该药物的药物联用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用药禁忌
禁用情况
已知或怀疑妊娠者禁用。
过去3个月内有感染性流产者禁用。
现患盆腔炎或盆腔炎复发者禁用。
下生殖道感染者禁用,有增加感染易感性的状况时禁用。
产后子宫内膜炎者禁用,子宫或宫颈恶性病变者禁用,不明原因的异常子宫出血者禁用,先天性或获得性子宫异常,包括使宫腔变形的肌瘤者禁用。
宫颈炎禁用,宫颈发育异常者禁用。
孕激素依赖性肿瘤者禁用。
急性肝脏疾病或肝肿瘤者禁用。
对有效成分或辅料过敏者禁用[1,4]。
慎用情况
偏头痛、局灶性偏头痛伴有不对称的视力丧失或有短暂性脑缺血者慎用。存在特别严重头痛的情况慎用。
黄疸慎用。
血压明显增高慎用。
严重的动脉性疾病如卒中或心肌梗死慎用。
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危险的瓣膜性心脏病的情况慎用[1,4]。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由于处于怀孕状态,没有避孕的需求,不适合使用,另外也不能用于可疑怀孕的情况。
如果妇女在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期间发生妊娠,建议取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因为任何宫内节育系统留置宫腔可能增加流产和早产的危险。
取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或探查宫腔可能造成自然流产。如果不能很容易地取出宫内节育系统,可以考虑终止妊娠[4]。
如果妇女希望继续妊娠而该系统又不能取出,则应该将这些危险及婴儿早产的可能结果告知该妇女。必须密切监测该类妊娠过程。应该除外异位妊娠。应嘱咐妇女报告提示有妊娠并发症的所有症状, 如伴有发热的痉挛性腹痛。
因为宫腔内给药,并且局部激素暴露,要考虑到胎儿有可能发生女婴男性化。由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避孕的高效性,对于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情况下的妊娠结果的临床经验有限,但应告知妇女,迄今,还没有因持续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至妊娠足月而引起出生缺陷的证据。
哺乳期女性:大约 0.1%的左炔诺孕酮可通过乳汁转移给婴儿,但置入宫腔内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所释放的剂量不太可能对婴儿造成危害。哺乳期女性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老人:尚未对65岁以上女性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进行系统研究,由于65岁以上女性已经绝经,没有避孕的需求,且子宫出现萎缩,故不适宜放置此节育系统.
儿童:尚无初潮前使用曼月乐的相关适应证,不适合使用[1,4]。
不良相互作用
禁止联用
暂无研究明确表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使用期间的联用禁忌。
谨慎联用
使用此节育系统期间,尽量减少与其他避孕药联合使用,例如屈螺酮炔雌醇、炔雌醇环丙孕酮、去氧孕西炔雌醇等,以免体内激素过量,加重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以及血栓形成风险。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
孕激素的代谢可能受同时使用的已知能诱导或抑制药物代谢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物质的影响而增加或下降。
苯妥英、巴比妥酸盐类、扑米酮、卡马西平、利福平、奥卡西平、托吡酯、非氨酯、灰黄霉素和含有圣约翰草(金丝桃)的草药制剂会使左炔诺孕酮清除率增加,血药浓度下降。
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维拉帕米、克拉霉素、红霉素、地尔硫卓和葡萄柚汁等强效和中效CYP3A4抑制剂可抑制左炔诺孕酮清除,导致血清浓度升高。
这些药物对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避孕效果的影响尚不清楚,但因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作用机制是子宫局部性的,故不认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4]。
用法用量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切不可擅自按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剂型规格
每个放置套管含左炔诺孕酮52mg(20微克/24小时)[4]。
具体用法
使用时间
育龄妇女,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必须在月经开始的7天以内放入宫腔。
更换新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在周期的任何时间进行。
该系统也可以在妊娠早期流产后立即放置。
产后放置应推迟至子宫完全复旧,最早不应早于分娩后6周。如果子宫复旧时间严重后推,应考虑等待直至产后12周再放置[4]。
具体操作
操作过程
使用前,需要由医学专业人员用窥具暴露宫颈,并用合适的消毒剂彻底清洁宫颈和阴道。
使用时,需要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固定子宫,如子宫处于后位,则可夹住宫颈后唇。可轻轻牵拉钳子使子宫颈管伸直。在整个放置操作过程中,应将钳子固定到位并且保持反方向轻微牵拉的状态。经宫颈管放入子宫探子确定宫腔深度及方向,并排除可能的宫腔内异常(例如,子宫纵隔,粘膜下肌瘤)或此前放置的尚未取出的宫内节育系统。
放置时应该握住位于最远端的滑块,使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缓缓放入子宫腔中。
操作注意
推荐本系统只能由具有放置经验和/或已经对于本系统的放置经过了充分培训的医生及卫生专业人员来操作放置。放置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使用前需要进行妇科检查以确定子宫的大小和位置,除外急性生殖道感染或放置曼月乐的其他禁忌证,并同时除外妊娠。
在放置操作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应考虑进行宫颈扩张,可考虑使用止痛药和/或宫颈旁阻滞麻醉[4]。
药物漏用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需要每5年更换一次,一般不存在漏用的情况。如果5年后忘记更换,则可能失去避孕的效果,如发生性生活,需要注意检测是否发生怀孕。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如果在5年之中发生脱落的情况,需要尽快放置新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以维持其避孕的功能[4]。
药物过量
由于本药为节育系统,每个系统中药物剂量明确,一般不存在过量的情况。
药物停用
该系统应在5年后取出,如果使用者希望继续使用同一方法,可以在取出的同时放入一个新的系统。
如有备孕的需求需要在计划怀孕的前3个月前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取出。
使用期间如首次出现偏头痛、局灶性偏头痛伴有不对称的视力丧失或提示有短暂性脑缺血的其他症状、特别严重的头痛、黄疸、血压明显增高、严重的动脉性疾病如卒中或心肌梗死等情况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使用。
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时,需要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新的节育系统[4]。
不良反应
表现及处理方法
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超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以及血管性水肿等情况,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取出节育系统。
精神疾病:可能会出现情绪抑郁的状态以及抑郁症的情况,此时应主动调节情绪,及时就医。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头痛和偏头痛的情况。
胃肠道系统疾病:常出现腹痛、盆腔痛以及恶心等不良症状,此时应该适当观察,持续不缓解时及时就医治疗。
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可能会出现痤疮、多毛症、脱发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在放置本品后,大多数女性的月经模式会发生改变,表现经血增多或减少、点滴出血、月经稀发和闭经、外阴阴道炎、生殖道分泌物增多、上生殖道感染、卵巢囊肿、痛经、乳房痛、宫内节育器脱落等情况,罕见发生子宫穿孔的情况。
此时应注意及时就医,病情轻者不需要特殊干预,病情重者需要将此节育系统取出。
另外有研究发现,此系统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出现血压升高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降压治疗[4]。
注意事项
药物贮存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以无菌包装,放在15~30℃条件下保存,同时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不得在放置前打开包装。若系统的密封的无菌包装有破损,则应予以丢弃[4]。
其他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中低剂量的左炔诺孕酮可能影响糖耐量,所以糖尿病妇女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时应监测血糖浓度。一般来说对于使用本系统的糖尿病患者,无需调整治疗方案。
不规则出血可能会掩盖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癌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对于这些病例应采取诊断性措施。
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之前,应该除外性传播疾病,必须彻底治疗生殖道感染,否则在放置此节育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上行感染,加重病情。
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之前,应该除外妊娠情况,否则放置此系统时会对子宫内膜产生刺激,容易引起流产。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可以使月经量减少,如果月经出血量增多,可能提示发生脱落,需要及时就医。
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妇女,如果发生下腹痛——特别是伴有月经不来潮、或者原先闭经的妇女开始出血,应该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2]
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4]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说明书(国药准字H20140237、J20090144、J20140088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