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生儿紫癜是指新生儿期的出血性疾患,不能视为一种独立性疾病,病因复杂。此病多见于出生后2~7天的婴儿,是由于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不足而发生血液凝固障碍。
病因
1.维生素K缺乏。
2.血小板减少。
3.其他原因所致的新生儿继发性出血性疾患。
症状
发病多在出生后2~7天内,出血以缓慢、持续渗出为特征。常为呕血或柏油样便,其次为脐带、皮肤及皮下组织出血。后者常发生在易受压迫部位如足跟、骶部与项部等,以瘀斑为主。偶有颅内出血,其他脏器组织也可受累。出血量因人而异。在维生素K摄取不足、慢性腹泻引起肠道维生素K合成障碍时也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检查
有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血小板及出血时间正常。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实验室检查的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在出生后2~7天的婴儿期出血尚应排除其他疾病如:
1.脐出血时应排除脐带结扎不紧所致。
2.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因子Ⅷ缺乏的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
并发症
偶有颅内出血,其他脏器组织也可受累。凝血酶原活性下降到正常值的15%~20%以下时,就会发生出血,其中大部分表现为胃肠道出血。
治疗
出血时应即刻用维生素K1,必要时输以新鲜血,以抢救休克,纠正贫血,提高凝血酶原浓度,制止出血。
预后
预后与出血量的多少,其他脏器组织受累情况,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ingfengxiake@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